各学院:
为贯彻落实《关于印发<湖北大学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工作方案> 的通知》(校党学字【2023】6号)精神,进一步推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,强化育人阵地功能,汇聚育人力量,以一流学生社区建设服务人才培养,引领青年成长,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,现决定实施“聚力”工程,开展2025年学生社区建设项目立项申报工作。
一、建设思路
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“聚力”工程为抓手,夯实学生社区“12345”综合模式建设,把领导力量、管理力量、思政力量、服务力量下沉到学生中,推动思想凝聚、力量汇聚、场域集聚,实现学生社区思政育人常态化、体系化、品牌化。
二、育人阵地
(一)活动空间
武昌校区:二期学生公寓A、E、F、G栋一楼活动室,团结学生公寓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功能室
长江新区校区:毓秀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功能室,城建水岸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功能室
(二)文化空间
武昌校区、长江新区校区学生社区各楼栋及寝室
三、项目类别
围绕学生成长发展需求,设立以下七类项目类别,形成“菜单式”项目申报机制,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申报:
1.主题教育类:推动党团支部覆盖学生社区,常态化开展主题党团日活动和学习教育活动,推进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,打造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、坚持党的领导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堡垒,形成纵到底、横到边、全覆盖、无盲区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。
2.心理疏导类:专兼职心理咨询师、朋辈心理辅导员到心灵驿站进行咨询疏导,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,零距离、心贴心、点对点开展学生社区心理健康工作,培养学生养成阳光、健康心态。
3.学业辅导类:学业导师开展学业指导、科研训练、创新实践等课外辅导工作。
4.就业指导类:培养学生家国情怀,强化生涯规划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,推进就业信息、就业服务、就业指导进学生社区,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答疑解惑。
5.志愿服务类: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校园劳动和社区环境营造,端正学生生活习惯和态度,提升学生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6.文化浸润类:充分利用学生社区户外场地及楼栋门厅、走廊、社区驿站等公共物理空间,引导学生自主创意,设计文化标识,布置文化上墙等,打造具有湖大文化、学科特色、楼栋风貌的文化场域。
7.社团活动类:举行各类社区文化活动,繁荣学生社区社团文化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四、工作流程
1.申报立项(2025年11月4日至14日)。学院结合工作实际,填写《湖北大学学生社区“聚力”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表》,根据项目类型确定申报项目,至少1项。纸质版于11月14日12:00前提交至习坎楼116办公室,电子版发送到xuegong@hubu.edu.cn。
2.项目评审(2025年11月中下旬)。学生工作部根据学院申报情况,择期组织专家评审。获批立项项目,学校给予专项经费。
3.项目实施(2025年12月至2026年6月)。获得项目立项的学院,集中展示学院育人目标、特色文化、先进典型、管理机制、社区育人队伍和党员力量等内容,营造浓郁文化氛围。
4.项目验收(2026年7月至8月)。学院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报道,学期末提交“聚力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(包括活动实施情况、经验成效、下一步安排等)。
五、工作要求
1.加强组织领导。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,将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纳入人才培养和“大思政”工作格局,大力推动“聚力”工程。根据实际情况,邀请校领导、职能部门领导、学院领导、琴园导师团、琴园朋辈导生团、优秀校友等育人力量进学生社区,开展贴近学生、服务学生的活动。
2.凝练工作特色。以“共同缔造”为理念,以学生成长为中心,从党建引领、管理协同、队伍进驻、服务下沉、文化浸润、自我治理等方面协调发力,形成湖大特色、学院风采的“一院一品”育人机制。
3.巩固活动成果。各单位项目建设完善后,力争在全校范围推广,达到全面统筹各领域、各环节、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下沉到学生社区,提升学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让学生社区真正成为学生的“家”。
附:《湖北大学学生社区“聚力”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表》
湖北大学学生工作部(处)
2025年11月4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