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思想教育 > 典型树创 > 正文
  • 第十三届“琴园风云学子”实践之星候选人——李月泉

    • 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28日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   点击数:
  • 法学院法学专业李月泉

    李月泉,女,中共党员,法学院2021级法学专业本科生,专业排名1/100,保研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。

    连续三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,获评模范共青团干部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。带领"楚江共治"团队深入湖北省七市调研《长江保护法》实施现状,形成8万字成果报告,获2023年"三下乡"国家级先进个人、团中央"法治中国青春行"全国TOP50优秀团队称号,团队事迹被中青网、中华网等报道26次,总浏览量超8.5万。以知践行,以行促学。结合调研成果,组织普法宣讲覆盖500余人次,推动法学与生态学融合研究,形成技术支撑河湖长制等创新成果,将法学理论转化为守护长江的青春实践。

    她说:“从理论课堂到长江之滨,法治信仰不仅写在法典里,更应镌刻在江河大地上。”

    扎根琴园砥砺生长

    勤学善研,深耕学术创佳绩。在校期间,钻研学识,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,以专业排名1/100的成绩保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。大二代表学校参加华中高校法学研习会并作主题发言;大三主持省级大创项目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论文,形成4万字研究报告。理论武装,躬行实践强担当。作为一名中共党员,不仅在学术上创佳绩,还在实践中展现社会责任感和领导力。连续四年担任班长,获得模范共青团干部、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;前往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单位进行实习,学以致用;利用长假时间躬身实践,连续两年获评校级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分子、优秀实践成果等荣誉称号……以琴园为土壤,扎实理论学识、锻炼实践技能,成就卓越法治人才。

    江河作卷步履为答

    执卷问道,绘就流域治理新图景。在习近平总书记三次长江经济带座谈会精神指引下,结合湖大地理位置之优势,聚焦“楚江”流域组建跨学科"楚江共治"社会实践团队,开展了《长江保护法》“资源保护”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。丈量碧水,书写基层实践新答卷。以“单核多点”的模式,赶赴武汉、宜昌、黄石等七市,采用问卷调查、调研访谈、实地考察等方式,开展百天调研,收集200余份有效问卷,完成10小时职能部门访谈……学科共融,浇筑绿色发展新基座。结合调研成果,组织普法宣讲覆盖500余人次,将法学理论转化为守护长江的青春实践,推动法学与生态学融合研究,形成技术支撑河湖长制等创新成果,获荆州市公安局致谢函。以法治墨,写就时代青年新担当。带领团队形成实践成果6万余字,产出新闻稿7篇、视频2部,被中国青年网、中华网等报道26次,总浏览量超8.5万。作为团队负责人荣获2023年“三下乡”国家级先进个人,带领团队荣获团中央指导的“法治中国青春行”专项全国TOP50优秀团队。

    何其幸哉,以琴园为土壤,使法学理论深度融入长江保护实践。“做新时代法治浪潮的追光者,让母亲河永葆生机。”这是法科学子对"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"最生动的注解。

  • 责任编辑:范磊

Copyright 2010-2016 xuegong.hubu.e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:党委学生工作部(处)武装部 2010-2019

电话:027-88662947 邮箱:xuegong@hubu.edu.cn
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